2020.04.20
VKANG小課堂|教你看懂食物營養標示

健康的第一步,從做好飲食管理開始,
而做好飲食管理,就從看懂營養標示開始。
現在,就來看看營養標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吧!
1、每份份量與每份總熱量
首先要注意營養成分表的項目和單位份量。
有些人會誤會份量就是此食物的份量和熱量,其實並不一定。
例如:份量標示是20g,食物整體是100g,就必須乘以5計算。
熱量方面要注意熱量標示。
國際上有兩個單位用來標註熱量:一個是千焦(kj),另一個是大卡(kcal)
轉換公式為:100kj =23.89kcal(估算時除以 4 即可)
2、主要營養素含量
明確了總熱量之後,要確認主要營養素含量: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質的份量,
以便依照需求去選擇需要的營養素。
例如:想要增肌減脂,就盡量選擇蛋白質含量高、脂肪含量少的食物。
此處也要特別注意反式脂肪跟鈉含量的攝取。
3、每日參考值百分比
參考數值右邊的「每日參考值百分比」,其中的百分比是建立在一個日需求 2000 大卡(kcal)的成年人的標準上計算得出的。
其上的標註意為「該產品為一個日常攝入 2000kcal(即 8000kj)的人提供的熱量百分比」
例如:蛋白質一欄的 16% 意即 100g 該產品能為這個人提供每日所需 16% 的蛋白質。
4、原料表
有些營養成分表並沒有標示所有內容物含量,這時就可以看原料表了。
原料表中的順序是按含量多少排列,越靠前的,含量就越高。
一般情況下,原料較少的食物加工程度較低,對健康更有益處。
--
參考資料:
衛福部-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總說明
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includes/GetFile.ashx?id=f636694172909548979
PREV
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