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道不僅是營養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,腸道環境其實和免疫系統有極大的關聯,腸道中腸道菌群的數量與完整性將影響慢性疾病、發炎與過敏反應,此外,腸道也跟大腦有密切的溝通管道,會直接影響到心理健康。

本文將帶你了解腸道知識,讓你更了解腸道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和情緒


腸道的長度比身高還高!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腸知識


  • 腸道基本特徵

腸道的長度其實比身高還高,而光是小腸就大約6-7公尺,相當於2-3層樓的高度!
小腸壁上有約50萬支絨毛,若將腸絨毛攤開,其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。


  • 腸道菌是什麼?認識益生菌

健康的腸道菌群,是維護、調節腸屏障的關鍵因素之一,腸道菌主要分布於小腸、大腸、肛門、黏腸液黏膜中。
大家常聽到的益生菌可以改善或恢復腸道微生物的平衡,多樣化的腸道菌叢將增強代謝與消化、助於免疫細胞增生抗體、減少發炎反應,甚至是改善皮膚健康;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擁有健康的腸腔環境,幫助益生菌定殖,發揮最大功能。

腸道菌群對情緒和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,保持腸道健康不僅對消化系統有益,還能通過神經、免疫和內分泌系統調節情緒,減少焦慮、抑鬱等心理問題的風險。



  • 腸道黃金三角:益生元、益生菌、後生元的作用是什麼?


  • 益生菌:活微生物,擁有專利且實證研究最多,可以增加腸道菌群平衡、改善消化與調節免疫系統。

  • 益生元:益生菌的養份,包括寡醣及膳食纖維,可以促進腸道蠕動與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。

  • 後生元:益生菌的代謝產物,如短鏈脂肪酸、維生素、無細胞上清液及細胞壁碎片;可以維護腸道屏障、調節神經與免疫系統,且具有抗菌和抗發炎的作用。

益生菌、益生元和後生元構成了腸道健康的三個關鍵支柱,彼此互補並共同促進消化、免疫功能、腸道屏障完整性和心理健康。
以均衡的飲食和適當額外補充,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黃金三角的協同作用,維護並提升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,進而提升身心健康。



腸道對健康的影響力有多大?

腸道對健康的影響極其巨大,腸道微生物群(又稱腸道菌群)不僅對生理的消化系統有重要作用,還直接影響免疫功能、心理健康以及多種慢性疾病。

  • 腸漏症解密

首先我們要了解腸屏障是什麼?
腸道的黏膜作為腸道的物理屏障,它的作用是分隔腸腔內的物質與人體內部,維護體內平衡,並共同保護身體免受有害物質的侵害,同時允許營養物質和水分的吸收。

腸屏障的健康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,若是腸屏障功能受損,腸道環境發生「腸漏」現象時,可能會引發多種問題,如:肥胖、過敏、慢性發炎、免疫疾病、情緒和代謝症候群等問題。


  • 腸道中的微生物群

腸道環境中的微生物菌群有助於強化腸道屏障,菌群不僅參與消化過程,還能通過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,幫助識別並清除病原,且對免疫、代謝與神經系統有極大的影響。


  • 腸道健康不可或缺的金三角

「金三角」是由益生菌、益生元、後生元組成的完整系統,它們負責維持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和功能,進而維持整體健康。


  • 益生菌與疾病防治

   1. 益生菌與精神健康

腸道與大腦之間的腦腸軸連接密切,腦腸軸是一個腸道與大腦之間的雙向通信系統,涉及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免疫系統以及腸道菌群,腸道菌群將會通過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,以進行情緒的調節。

目前全球約有2.64億人罹患抑鬱症,2.84億人罹患焦慮症 ¹
¹ MEDLINE, EMBASE, CENTRAL, PsycINFO, CINAHL, ProQuest, LILACS, and Web of Science, 6,473 次引用, 87個RCTs全文納入

但約40%的抑鬱症患者對一線抗抑鬱藥物治療無反應,研究發現在腸道環境中增加好的益生菌,將有助於可能改善臨床患者的抑鬱和焦慮症狀。²

² 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Volume 45, October 2021, Pages 75-90





   2. 益生菌與皮膚疾病

益生菌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,幫助減輕皮膚的慢性炎症,減少過敏性疾病或自體免疫反應(全身性紅斑狼瘡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)。
益生菌有助於增強皮膚的屏障功能,減少外界有害物質的入侵,持續保持皮膚的水合作用,能夠改善乾燥、敏感或受損的皮膚,透過口服部分益生菌能產生抗氧化物質,延緩皮膚老化。


   3. 益生菌與眼睛關聯

研究發現有許多眼部疾病和益生菌有所相關:自體免疫性葡萄膜炎、老年性黃斑部病變、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、乾眼症和霰粒腫等。
腸道菌群可以通過影響免疫系統、調節炎症反應和代謝物釋放,對眼睛健康產生潛在的影響,因此保持腸道健康、補充益生菌可以調節免疫系統、減少發炎,因此有助於預防和緩解某些眼睛疾病。



了解完腸道與情緒的關聯,那要如何判斷腸道是否健康?


  • 有效消化和吸收食物

沒有明顯的消化不良、腹瀉或便秘等問題,且排便規律正常。

  • 沒有胃腸道疾病

腸胃健康的話,就不會有如: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、大腸激躁症等症狀。

  • 正常且穩定的腸道菌叢

腸道菌叢的多樣化和平衡十分重要,當腸道菌群失衡,就容易出現脹氣、腹瀉等症狀。

  • 有效的免疫狀態

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。若腸道健康,免疫系統便能夠正常運作,當身體對抗感染的能力強,就不易罹患免疫性疾病或出現過敏反應。

  • 健全的身心狀態

腸道健康有助於穩定情緒和提升心理健康,如果長期處於壓力、焦慮或抑鬱的狀態,可能代表腸道菌群出現了問題。

延伸閱讀:【 #健康衝刺班:想要身心健康?先讓你的腸道達標!】


我該如何正確保養,維持腸道健康呢?


  • 健康飲食

想要維持腸道健康,最直接的辦法是從飲食上調整,建議攝取天然的原型食物,從多種食物中攝取益生菌(發酵食品如優酪乳、味噌或泡菜等)、同時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和優良的蛋白質,並減少高糖、高鹽加工食品的破壞。

當身體多攝取抗性澱粉(如豆類、燕麥或義大利麵)以及部分氨基酸(蛋白質),變會使腸道部分厭氧菌發酵,產生腸道所需的短鏈脂肪酸,短鏈脂肪酸能夠促進腸道黏膜的分泌,幫助防止腸漏症(腸壁通透性增加,導致細菌和毒素進入血液)。


  •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

除了飲食外,生活習慣與型態也會影響到腸道菌叢,需要保持規律的睡眠和飲食習慣、盡量減少生活壓力,以促進腸道功能的穩定,另外維持適量運動也十分重要,適度的運動助於促進腸道蠕動、幫助消化。


  • 適時補充益生菌與營養品

若飲食中無法攝取足夠的益生菌或膳食纖維,可以考慮補充益生菌產品和益生元(如纖維補充劑),而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能夠維持腸道環境的細胞健康,例如維生素D、B族維生素、鋅等,適量的營養素與營養品,能促進腸道菌群的健康平衡。

腸道健康與消化功能、免疫反應、心理狀態等密切相關。大家可以經常觀察身體的排便狀況、腸道舒適度和情緒穩定性,也藉由定期檢視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,評估自己的腸道是否健康。


延伸閱讀(透過微康社群,了解更多健康資訊)

一、【 #健康衝刺班:提升運動表現?腸肌軸是關鍵!】

二、血流順暢,控制三高,大腦變健康

三、心臟衰竭的警訊,身體水腫可能是心臟在喊救命

四、小心!油脂累積過多導致血管塞車釀禍

五、你知道腎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嗎?小心「肝」要「腎」重